·  关于公布2025年大学生创新...
·  关于2025年暑期文化科技卫...
·  关于拟推荐申报共青团河北省委...
·  关于承德医学院2025年河北...
·  关于“建行杯”河北省大学生创...
·  关于共青团承德医学院委员会2...
·  关于承德医学院2025年大学...
·  承德医学院第二十三届学生体育...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实践
医路“乡”约||承医学子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十)
发布日期:2025-08-27 浏览次数: 字号:[ ]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承德医学院建校80周年的重要历史交汇点,2025年7月9日至8月3日,承德医学院中药学系“冀土寻星火,宣讲续荣光”社会实践服务队奔赴承德、保定、秦皇岛、唐山、石家庄以及沧州等地,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爱国宣传活动。旨在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

追寻红色根脉感悟初心力量

承德,这座承载着深厚红色历史底蕴的城市,成为了实践队的首发站。2025年7月9日,实践队首先来到了承德医学院校史馆,推开馆门,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在校史馆内,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段段详实的文字记载,生动地展现了承德医学院的建校历程。从艰苦创业的初期到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几代承医人的心血与汗水,也孕育了独特的承医精神 ——“政治坚定,仁爱至诚,敬佑生命,甘于奉献”。队员们认真聆听着讲解,不时驻足沉思,深深被这种精神所感染。   

2025年7月10日,实践队前往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队员们向革命纪念碑敬献花篮、鞠躬默哀,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在讲解员地引领下进入馆内,锈蚀的武器、带补丁的军装等展品,都诉说着烽火岁月的艰苦。孙永勤、高维萍、董存瑞等先烈的事迹,展现出承德大地上的革命史诗。队员们年轻而肃穆的面庞映在玻璃展柜上,血火与青春跨越时空相逢,让他们对信仰生出深深的敬畏。

2025年7月11日,实践队专访了退休辅导员、老党员苏丙凡老师。 苏老师回忆了中药学系初创的艰难,提及自己以党员初心和师者仁心履职,既做学生的老师与朋友,化解矛盾、增进情谊,又像父母般为迷茫学生指引方向。她曾在病榻上强忍病痛填写入党考察表,用行动诠释对党的坚守与对学生的关怀。如今,她向年轻辅导员传授育人经验,强调要以心印心、关注学生需求,并寄语“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关照与托举,希望这份初心能传承下去”。

2025年7月12日,实践队走进了陈镜湖烈士纪念馆。馆内旧式眼镜、《共产党宣言》译稿残页等实物,展现了这位“辽西才子”弃文从戎、放弃优渥生活投身革命直至牺牲的一生,队员们感悟到了其文人风骨与革命气节。之后,实践队走向街头,身着统一服装向游客讲述了陈镜湖的故事,让红色星火从展馆传到市井巷陌,收获到了乡亲们的赞许。  

探寻边区记忆 传递革命精神

2025年7月18日,实践队来到了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走进馆内,珍贵的史料文献、震撼的战役场景复原依次呈现在眼前。队员们驻足凝视齐会战斗、陈庄歼灭战等历史印记,从斑驳的老照片与详实的文字记载中,深切感悟到了先辈们热血奋战、无畏牺牲的革命精神,让红色记忆深深植根于心间。走出纪念馆后,队员们奔赴乡村,向村民发放了红色宣传册并详细讲解了内容,让革命精神真正走进乡村、贴近群众。队员们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熠熠光彩。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持续传递红色正能量,为筑牢民族精神根基、凝聚奋进力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5年7月19日,实践队继续前行,抵达了河北省会石家庄,并参观了石家庄解放纪念馆。馆内多个展区通过丰富的文物、图片、文献及场景复原,系统展现了石家庄解放的历史画卷。从战役的运筹帷幄到前线冲锋,从解放军将士的英勇无畏到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援,历史的脉络清晰呈现在眼前。

参观过程中,队员们凝神聆听讲解,积极互动交流。解放军战士视死如归、浴血奋战的精神令人动容,人民群众在解放战役中倾力奉献的壮举更让人心生敬意。走出纪念馆,实践队在馆外随即开展了爱国主义宣传活动。队员们通过发放资料、现场讲解等形式,向市民讲述了石家庄的解放历史,传递了爱国情感。许多市民被队员们的热情感染,纷纷驻足聆听,分享自己的感悟。

铭记地震伤痛 传承抗震精神

唐山这座涅槃重生的英雄城市成为了实践队的第四站,2025年7月21日,实践队来到了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公园中的雕像真实地再现了唐山大地震的惨烈景象。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家园被毁,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让实践队员们心情沉重。然而,在灾难面前,唐山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他们互帮互助,自力更生,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家园。这种抗震精神深深震撼了每一位实践队员,并让他们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参观学习后,队员们来到了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石各庄镇四户村向当地村民发放了爱国宣传册并普及了抗震救灾知识。此次实践旨在增强村民的爱国情怀,确保防灾知识在关键时刻能发挥作用,同时传承唐山人民的抗震精神。这份精神也激励着队员们面对生活困难时,始终保持坚韧与团结,才能共创美好未来。

讲述家乡英烈事 延续红色基因

2025年7月29日,实践队来到了沧州献县乐寿镇,队员们提前收集整理了沧州地区的红色历史故事,如沧州抗日英雄事迹、革命战役等相关内容。通过讲述故事、发放红色宣传手册等形式,向居民生动地介绍了这些红色历史,让村民了解了家乡的革命先辈们在抗战时期的英勇表现和无私奉献。

这场活动也让队员们受到了深刻的洗礼,他们不再是单纯的讲述者,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更成为了红色历史的共鸣者和传承者。目睹红色精神代际传承,队员们深知:他们不仅是完成一项任务,更是在为红色基因的延续添砖加瓦,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回望冀东抗战史践行青年担当

2025年8月3日,实践队赴秦皇岛柳河北山村冀东抗战纪念馆,通过参观学习与宣讲相结合的方式,深化了对红色历史的认知,践行了青年责任。队员们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引导下,系统了解了冀东抗战的历程。从“冀东烽火”展区的抗日武装组建史实,到“根据地建设”板块中柳河北山村作为秘密交通站的历史,再到“抗战胜利”部分的珍贵影像资料,讲解员生动还原了当地军民在敌后战场浴血奋战的场景,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年代的家国情怀。

队员们聚焦爱国主义宣传,在纪念馆入口及周边区域为游客发放了精心制作的宣传手册,并主动为游客答疑,结合所见所闻补充了讲解细节,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播。队员们通过近距离感受历史,深刻认识到了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今后,实践队会继续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把实践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学习动力,为传承红色文化、服务社会贡献青年力量。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既做了历史的探寻者,触摸燕赵大地的革命印记;也做了精神的传播者,让抗战史诗、抗震精神走进群众。这场实践让红色基因在行走中传承,让爱国情怀在宣讲中扎根。实践队队员将继续以行动践行担当,将汲取的精神力量化为前行动力,让红色星火在新时代持续闪耀。





 
   
Powered by 大汉网络大汉版通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