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International Volunteer Day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简称:国际志愿人员日)。其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通过庆祝活动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 2024年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我校志愿汇APP青年志愿者协会全年共注册12782名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总时长达758356.5小时,新增志愿时长达146307小时,志愿服务有效活动数量达318次,展现了承医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志愿服务过程中,承德医学院团委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始终秉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事业化推进、品牌化发展、项目化运作、常态化服务”的工作理念,致力于为承医学子打造优质的志愿服务平台。未来,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也将不断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创新志愿服务形式,用心组织每项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具有承医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讲好承医“志愿故事”,传递承医“志愿声音”,影响带动更多青年学子参与其中,为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以青春之姿投身社会实践,奏响激昂奋进华章 我校积极开展2024年寒暑期返家乡“一起云支教”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共计8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与中小学生以网络为媒介,开展了多个专题的特色活动,总计志愿服务时长38863.66小时,志愿者们用云端传递希望,以知识照亮未来。 2024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我校高度重视并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参与,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得到了各院系积极响应,活动成效显著,共组建56支重点社会实践服务队,其中包括国家级重点团队3支、省市级团队19支、校级团队34支,参与实践的学生人数达5800余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0%,社会实践服务的足迹遍布河北省、四川省等10余个省份,2名教师被授予“2024年暑期主题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3名学生被授予“2024年暑期主题实践活动优秀实践队员”。经过2024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经验成果汇报交流会的层层遴选,13支队伍获得暑期社会实践卓越示范队称号,活动成效显著,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以奉献之心浇灌公益之花,绘就校园和谐画卷 我校团委顺利开展了“3.5”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以“青春奉献学雷锋,踔厉奋发新征程 ”为主题,开展了“追寻雷锋精神,情满三月春晖”主题故事会、“美好集‘盒’,创赢未来”等多项专题活动,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雷锋精神,提高自身本领,不断深化思政实践,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总计志愿服务时长8032.3余小时,彰显了承医学子传承雷锋精神、服务奉献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春建功新时代,数智启航志愿行”第八届最热公益校园“益动未来”主题活动圆满收官,我校团委精心策划,细致筹备,积极宣传,全校800余名志愿者围绕环境治理、素质拓展、思想引领等多个方面开展了为期43天的公益活动,志愿时长达3.5万余小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学们从点滴做起,抓“小事”,成“大事”,在公益服务中行善举、传递爱、促和谐,共同推进校园文明建设,为承医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校团委积极响应号召,开展“百万大学生社区建功行动”,本次活动围绕医疗科普、环境治理、敬老护幼等多个方面展开,志愿者们走进社区,深入群众,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生活指导、心理辅导咨询等专项服务,营造健康宜居、清洁舒适的社区环境,同时,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治理,志愿服务时长总计达3.2万余小时,服务3000余人次,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社区发展注入青春活力,共绘美好未来。 以奋斗之态服务大型赛会,彰显青春热血担当 2024金山岭长城100越野赛成功举办。我校精中选优125名志愿者,经过工作培训、实地演练、赛前动员等系列筹备,组成了一支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赛会志愿服务队伍,在赛场补给、点位服务、秩序维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者们尽职尽责,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了各项赛事工作,累计服务1200余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000余小时,以扎实的专业素养,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与勇担使命的坚定决心,以热忱传递关爱,以行动诠释担当,让志愿服务在新时代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国家未来。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承医学子尽己之力,身体力行,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当中,致力于打造具有承医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誓言,以进取态度助力医科大学建设,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