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情系农业、情系农村、情系农民,每年都要深入农村调研,对“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思想和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我校暑期文化科技卫生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承德医学院“风雨同路,共筑梦想”发展成就观察团沧州分队于7月20日至8月10日开展了题为“培育特色产业之园,构建地域风情之乡”三下乡暑假实践活动。 7月22日,团队成员前往了邯郸市魏县,深入了解了当地鸭梨产业链发展历史与现状。通过实地参观和义务劳动及实地采访等方式,了解了鸭梨的的生产过程。以魏县东代固镇东代固村为基本实践地点,了解了当地果农种植梨树、采摘梨子、出售梨子等过程。 8月2日,团队成员来到了黄骅市荣安公司基地,调研了冬枣企业发展情况,经负责人介绍,黄骅是“中国冬枣之乡”,冬枣种植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原产地域保护”的果品。 8月10日,实践队员针对此次实地调研情况,积极开展了线上义务宣讲活动,从果农实际生产情况出发,重点针对心跳骤停、热射病等危急重症进行了讲解,提高了广大果农受众的急救知识水平,得以更科学地投入农业生产活动。本次义务宣讲收获了广泛好评。 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小组成员通过对企业负责人和诸位果农的采访,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鸭梨和冬枣都是河北省农业代表性产品,种植历史悠久,是千百年来当地农民根据水土情况进行的选择;二者在生产周期上有较大差异,例如,鸭梨的成熟时间在八月中下旬,而冬枣则在十月份。本次调研活动期间,小组成员深入了农户家庭,在调研产业概况的同时了解到了新时代农村发展情况。农户表示,目前农产品销售通过电商平台可实现点对点直接销售,利润率相较传统模式有所增加,此外,当地果汁厂、罐头厂等企业通过大量收购上市新鲜产品后进行加工,也可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带动当地就业;部分果农表示,相较于粮食生产,水果种植还无法实现机械化,仍需大量人工,此方向也可作为日后相关科研院所发展方向之一,争取早日实现现代化、自动化生产模式。 通过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与实际困难。作为青年一代,应积极建言献策,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