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开展“书香承德·阅享青春...
·  关于开展“毛泽东崇高精神风范...
·  关于承德医学院2024年暑期...
·  关于2024年校团委挂(兼)...
·  关于报送承德医学院2024年...
·  关于承德市学生联合会第三次代...
·  关于承德市学生联合会第三次代...
·  关于承德医学院2024年暑期...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服务
高举旗帜跟党走, 医疗卫生三下乡-优秀志愿服务品牌专项报道
发布日期:2011-11-03 浏览次数: 字号:[ ]

                       

高举旗帜跟党走, 医疗卫生三下乡-优秀志愿服务品牌专项报道

――承德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志愿者活动,是我校团员青年活动中的一个品牌。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自1995年成立以来,目前有志愿者协会分会8个,指导中心20个,在校志愿服务队237个,注册志愿者占在校生总数的99%以上,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由团委书记沈浩担任。各级青年志愿者组织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宗旨,突出服务二字,积极开展符合时代发展、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符合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为主要的社区服务、扶危济困、城乡建设、医疗卫生等志愿活动。多年来,我们志愿服务团一直以滦平县金沟屯镇、苘子沟村、围场县机械林场、承德县、丰宁县、宽城县绊马河、大石柱子村、平泉县王土房乡、隆化县白虎沟乡为学校志愿服务基地。我们每年都组织大学生和临床医学专家,到各地开展送医送药为主的志愿服务活动。

一、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质量

切实帮助解决贫困乡村百姓看病难、吃药难的实际问题,多年来,我们一如既往的坚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今年,我院医疗卫生志愿服务团由学校党委王振方副书记亲自带队。二是组建高质量的专家队伍。今年从学校、附属医院选派了

二、发挥医学专业优势,送医送药送健康

1、例如年7月19日―21日,我校志愿者协会分别在滦平县金钩屯镇、苘子沟村、围场县机械林场进行医疗卫生服务。此外,中药所教授还就中药黄芩的种植方法为当地百姓进行讲解示范。同时我校赠送10000元的黄芩种子。,志愿者协会邀请北大医学部由博士生导师、博士组成的一行15人来到我院,与我校由研究生同学组成的实践服务团共赴滦平县大屯乡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我校中药研究所经验颇深的赵春颖教授还为苘子沟村当地百姓针对中药黄芩的生长特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一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现场进行种植示范。赵教授的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讲解赢得了老乡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和欢笑声。对当地的发展种植中草药产业、科技兴农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我校服务团并向苘子沟村支部捐赠10000元现金用于购买黄芩种子。

2医疗卫生志愿服务团来到了平泉县王土房乡山湾子村开展“进村入户送健康”活动。活动内容为“五个一”:1、发放一本健康手册。内容包括健康常识、防病知识和卫生政策等,保证村民每户一册。2、开展“一对一”的健康指导。以健康手册为基本内容,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深入村民家庭,使村民掌握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妇幼保健等方面的卫生基本知识和灾情紧急避险、拨打医疗救援电话等基本技能,增强自我保健意识。3、讲一堂健康教育课。在村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获得基本防病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进而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4、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为每个村民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包括测量身高、体重、体温、血压、血糖和心肺听诊。5、建立一份健康档案。为每一位高血压、糖尿病和55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进行跟踪服务,实现村民健康规范化管理。几天的医疗卫生、科技下乡,服务团共送医、送药、送物价值40000余元。服务团全体师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竭尽所能,解决贫困乡村百姓看病难、吃药难的实际问题,以不怕苦、不怕累,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3年7月17日,医疗卫生志愿服务团在承德市双桥区新兴街社区、隆化县白虎沟乡进行医疗卫生服务,设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心电图、B超、体检、中医科、针灸科等诊治科室。本次活动共发放近万元的免费药品,为300余名村民进行义务体检,义诊206人次,发放宣传单500余份。7月中旬正是酷暑难耐之时,因事先做了宣传,房前和操场站满了前来就诊的百姓,使本来炎热的天气又增加了几分热意,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服务团师生的服务热情。面对前来就诊的百姓,师生们就像面对自己的亲人一样,仔细检查,详细询问,耐心解释,对病开方、无微不至。医疗专家不仅现场为百姓诊治,还亲自深入农户为孤寡老人、残疾病人等检查身体,同学们也干劲十足,忙碌得热火朝天,有条不紊的为村民量血压、测血糖、发放药品、做健康状况评估、为专家服务及维持秩序等。在前来就诊的人中,有年龄大、行动不便、身体状况差的老人,同学们就主动上来搀扶他们,对待身有残疾的就医者,同学们就背起他们把他们送到就诊科室,同学们真情帮助父老乡亲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百姓赞许的目光和好评。

每年暑期,我们志愿服务团都进行医疗卫生服务,免费送医送药长达3天,平均每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近3万元,义诊1000余人次,免费检验1000余人次,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力所能及的帮助农村百姓解决看病难问题,我校的志愿活动得到了百姓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就仅近5年,我们免费捐赠的药品总计约50000元,送药、送医、检验等费用折合人民币达150000元。同时我们曾三次获得“国家级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先进集体”,多年连续获得“省级先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单位”,2004年我校组织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团”活动事迹被团省委推荐为“全国2004年暑期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另外,在暑期我校所有学生分布在全省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注重宣传,扩大影响

    在我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把握总结这个环节。我们每年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全校青年志愿者评比表彰活动,对志愿者协会分会、指导中心、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通过总结来学习好的经验、交流好的做法、找出存在的不足、鼓舞大家的士气。从而使活动思想不断升华,活动水平不断提高,活动表内不断创新。

青年志愿者活动不仅是青年人的事业,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事业,把青年志愿者融入于社会,加大宣传力度才能更好的实现志愿者活动的社会效应。在宣传媒体的关注和支持下,我院志愿者活动得到了很好地宣传,三年来,我校志愿者活动事迹在省级以上媒体报道的有30余件,在市级媒体报道的达到300多件,为我省形成良好地社会新风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牢记志愿者的宗旨,履行好志愿者的职责,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积极组织形式更新、内容更好、质量更高的志愿活动,为和谐校园、和谐河北、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志愿者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志愿者心得1-------- 09级中西医3班    方圆

2011年暑假,本想回家的我得知我校组织同学开展“高举旗帜跟党走,医疗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后,内心里说不出的激动。因为作为一名医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固然是很重要的,可是,如果有机会,能够参与到实践中,切实的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将会让我得到更好地锻炼。而我们学校,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和学习的好机会。同样,这次的志愿者下乡活动也没有让我失望,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同时也收获了快乐和满足。

一直以来,志愿者活动就在我们学校的团员青年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各级青年志愿者组织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宗旨,突出服务二字,积极开展符合时代发展、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符合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为主要的社区服务、扶危济困、城乡建设、医疗卫生等志愿活动。我们志愿服务团一直以滦平县金沟屯镇、苘子沟村、围场县机械林场、承德县、丰宁县、宽城县绊马河、大石柱子村、平泉县王土房乡、隆化县白虎沟乡为学校志愿服务基地,每年都组织大学生和临床医学专家,到各地开展送医送药为主的志愿服务活动。每年暑期,我们志愿服务团都进行医疗卫生服务,免费送医送药长达3天,平均每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近3万元,义诊1000余人次,免费检验1000余人次,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力所能及的帮助农村百姓解决看病难问题,我校的志愿活动得到了百姓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今年,我们深入到了承德市双桥区新兴街社区、隆化县白虎沟乡进行医疗卫生服务,开设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心电图、B超、体检、中医科、针灸科等诊治科室。在这个过程中,有着我们每个志愿者的劳动与汗水。

我们首先去的是就在市区的新兴街社区。早早的来到了小区院内,我们开始打扫安排,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就开始按照不同的科室进行分组。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针灸科等科室,都有来自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专医师进行坐诊,而我们支援者就负责从旁协助,或者帮助小区的居民进行一下体检。在学校里,我们一直都在学习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很少有机会把他们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次的志愿者活动,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是受益匪浅。我呢,作为一名中医学生,跟在了我们系主任梁广和书记的身后,虽然以前就听过梁书记的课,但是,这次的感觉却全然不同。以前在课上看的一些症状,在从实际的病例中呈现出来,那种印象会是很深刻的。来中医科室看病的人,多数都不是什么急症,多为一些小病或者是长期慢性的疾病,他们平时可能或大或小的都有一些小毛病,种种原因导致了他们并没有重视这些小病,有了这次免费的上门服务,大家都很积极。

隆化县就距离市区比较远了,我们驱车两三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第一次深入到乡下活动,大家既新奇又兴奋,面对陌生的环境,大家没有感受到一丝的不舒服,而是被那里淳朴的民风说深深地打动,干起活来也都特别的积极。有了上次的经验,大家很快布置完毕,进行到了看病,拿药的环节。为了让大家有序高效的看病,每个人都给安排了看病号,长长的队伍排出很远去,时间也在一个个满意离去的病人的过程中飞逝,不知不觉已过晌午了,可是,还有很多的人等待着,那些专医师没有半点急躁不耐的情绪,依旧安稳仔细的给每一位患者诊治。在我们走的时候,以为大姐还依依不舍的问我们什么时候还会去,看着她眼睛里真诚的目光,我突然感受到了无形却很沉重的责任感,我们在被需要,我们应该投身到这些需要我们的事业中去。在这一刻,那些奉献,进步都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切切实实的行动。在这一刻,我真正地感受到了心灵上的升华。

回来的路上,那些甜和苦都化成脸上灿烂的笑容,那是心里深处最淳朴的轻松。我想我会永远记得在公交车里相互扶持的手臂,与医生老师交流时的紧张。而我们虽然只是一个小的团队,做的事情有限,影响的范围不大,但是我们相信全国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力量,在全国有千千万万个大学生社会实践队的出现,他们将最温暖的服务带到基层,将最有效的治疗送往农村,将我们的心意送到老百姓身边,将我们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的责任和义务传遍全国。

 

叹周村之大红 予誓言于可为――承德医学院志愿者服务团王迪

每一个繁荣背后都有艰辛地拼搏,每一种辉煌都是一类精神的应验,寄托着精神的拼搏冲破重重阻碍之后,收获的,将是蕴含着一种信仰的成功,而对于周台子村而言,这种信仰就是共产主义这伟大的红色精神

我们此次志愿服务活动的第一站是一个距离市区很远的村庄――周台子村。去之前就早有耳闻,听说这里是从二十多年前的贫困山区落后村逐渐发展成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听说这里是塞北第一村。事实上,在切身了解周台子之前,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太过在意,惭愧地说,甚至有人想过:它毕竟只是一个农村,再好能怎么样?于是,我们带着浓烈的好奇和一丝怀疑踏上了我们的旅途。

伴随着一路欢声笑语,我们逐渐的向周台子前进,当周台子村刚映入眼�的时候我们便有些惊讶,惊讶于沿途上比较破落的砖瓦房和这个干净整齐的村落形成的鲜明的对比。

到村子之后,大学生村官先引领我们环顾了一下周台子村的全貌,向我们介绍现有的周台子村的设施建设情况及对未来几年的规划我们看到,村部、小学、宾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新型的矿场和设施大棚正在建设之中。另外农业观光区中的生态餐厅、水上乐园等也将在几年内浮现在这个山村之中。几年后住宅、休闲、行政文教、设施农业和工业五个功能分区将完全形成。展厅中,在讲解员郭助理时而和煦,时而高亢的细致的讲解中,我们真切的在这个村子“生活”了一次。多数人过日子就图个安稳,图个富足,周台子村给予村民的福利保障及村子的一些基本制度就足可以完完全全的满足村民的这些需求,然而,周台子村又没有停止,而是制定一些更完善的制度更是引领全村人民走向集体富裕的道路。周台子村从过去的一穷二乱三散的贫困山区落后村顽强的发展成如此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不禁产生一个错觉,难道这就是“共产主义”?这绝不是夸张,了解这些之后,实践队中的一些同学不住地重新审视这个曾让其感到无所谓的村庄。

可,究竟为什么这个两山夹一沟的山村能发展到如此地步呢?一个名字――范振喜在我们的耳膜间震颤不已。正如早就知道周台子一样,我们也早就听说过范振喜,但只是知道而不曾知悉,通过郭助理的讲解和展厅中周台子历史的展示,让我们由衷地崇敬这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这位不顾威逼利诱、目光长远、身患重病、几经生死却始终为周台子村的集体利益拼了命地奋斗着的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他带领全村人民创造出了中国贫困山区建设奇迹――把一个仅有一把散架椅子和8万元外债的穷村发展成产值3个多亿、上缴税金5000万元、集体纯收入3000多万元富裕和谐的“塞北山区第一村”。

感动之余,我们立下志向,学习和发扬范振喜精神,艰苦奋斗,以集体利益为第一位,不怕苦累,不畏艰难,身具创伟之雄心,胸怀发展之远略,脚踏实地,步伐激昂的向自己的理想,向着正义前进!

活动的第二项内容是医疗卫生三下乡。

当下,医患关系日趋严重,双方的不理解让这整个行业背了黑锅,患者怀疑医生,医生防备患者,甚至有人说医务工作者早已不是曾经的天使,医患之间的关系只是利益的关系,医生的所为仅是利益的趋势。不可否认,身为医学生,所闻所见已让我们感到疲惫,着实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产生疑问,反问自己为医疗事业奉献青春是否值得。

活动的目的在于整个学习的过程,而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升华的过程,于我们这次行动而言,这个升华的过程不仅体现在我们的手上,同时也体现在我们的心理。所以我想,这次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跟同附属医院的老师学习和实践医学上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我找到了我所寻求许久的答案。

活动的第二、三天,我们分别来到新兴街社区和隆化县老虎沟乡开展无偿的医疗卫生服务,期间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心电图、B超、体检、中医科、针灸科等诊治科室,同时为当地居民免费发放治疗药物。同行老师和学生数十人,每日一早赶到活动现场,两日十余小时紧密的工作,作为服务者,所有人尽职尽责。

活动进程中,我所见到的,并非是一些媒体传播的那样,清晰地记得求医者可谓虔诚的眼神,里面流露出的是对医生纯粹地信任和托付,而医生回报的,是亲人般温柔地讲解和告诫,如此亲切。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被人拆扶着走到诊席,医生没有理会他衣着的不整,在他听不真声音的耳边一遍一遍地不厌其烦地告诉他应该注意的事情。每每想起这个画面,内心便是久不停息地触动,我们面对的病患不是一台一台的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不在乎回报,不理会阶级,无你无我,这就是一个称职的医生应有的思想吧。看到求医者接受诊治后如获珍宝的笑容,不由喜从心生,我们未来从事的行业,它不是病患的噩梦,而真正是渡其出痛的方舟。

不会忘记我们的誓言: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社会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调整心态,摆正姿态,迎接我们沉重而又伟大责任和病人满意幸福的微笑。

本次志愿服务收益颇丰,在此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于更深的层面上认识到了我党的先进,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服务和奉献,同时更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不再犹豫。

奉献点滴之间,立志云霄之上!

最后,愿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和我党的事业顺水行舟!

 

                                             

                      

 




 
   
Powered by 大汉网络大汉版通内容管理系统